垂体泌乳素瘤的病理生理
2023-09-22 19:00:10 点击数:1.高催乳素血
有关垂体瘤的发生发展的机制不清,目前的假说包括多巴胺刺激降低、相关基因突变。垂体泌乳素瘤分泌过量的泌乳素导致高泌乳素血症 (hyperprolactinaemia) 泌乳素水平过高通过反馈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(gonadotropin-releasing hormone,GnRH) 的合成和释放,从而导致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低下 (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)其结果是大多数垂体泌乳素瘤患者出现月经失调或闭经、黄体功能不全甚至不排卵、溢乳等症状,黄体功能不全可引起不孕或习惯性流产,不排卵的直接结果是不孕
2.肿瘤压迫
垂体瘤按照大小分为微腺瘤、大腺瘤和巨腺瘤,微腺瘤直径< 1cm,大腺瘤直径>1cm,巨腺瘤直径>4cm。垂体腺瘤可因为瘤体的体积、位置而影响局部神经组织,出现局部占位症状,症状因影响部位及严重程度不同而不同。压迫视交又会出现视野缺损或暗点,海绵窦受损会导致眼肌麻痹、疼痛或感觉过敏,偶尔会发生大量骨质破坏导致脑神经内陷或重要脑结构受压;局部占位的直接压迫可导致垂体或下丘脑垂体柄导致垂体功能低落。但由于泌乳素瘤常常引起生殖功能紊乱和溢乳,因此达到出现压迫症状的比例很小。
- 上一篇:女性不同生理阶段PRL变化有内些
- 下一篇:垂体泌乳素瘤对女性生殖的影响